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四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0-10-10 来源: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四十六期
 

Word电子文稿)  

2009年12月10日

 

 


    资深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其《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说:“关于苏、鲁、豫、皖四省邻境地区的古文化,由于与古代历史上的“徐夷”、“淮夷”有关,已经引起有关各省重视。”徐夷、淮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如果把山东的西南一角,河南的东南一块,安徽的淮北一块与江苏的北部连在一起,这个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确有特色,这可能与徐夷、淮夷有关。古人说:“江淮河汉,谓之四渎。”不能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范围扩大到淮河流域来,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

                     
                                               (摘自北京《中华徐氏通谱》第一卷)




潜山徐氏研究会贺百岁老人华诞

 

              

研究会的部分成员向百岁老人祝寿

  重阳节前夕,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看望了徐氏百岁老人夏春香。

  夏春香生于1911年,娘家是怀宁县小市镇。嫁入潜山县原青楼乡糖岭村。丈夫徐际凯,育有儿女。夏春香虽年届百岁,却耳聪目明,还可以穿针引线,缝补衣裳。口齿清楚,思维清晰。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向夏春香老人赠送了寿匾、寿糕及相关礼品,并集体向她举行了隆重的祝福,祝贺她老人健康长寿。          

          (徐霁报道)   (本版照片均由徐英先摄)

     

  

研究会向百岁夏春香敬献寿匾

 



百岁老人夏春香与亲属合影



 

 

难忘恩师——徐茂如

◆黄骏骑

  从入学描红到大学函授学习,我所经历的老师不少于百位。他们的嘉言懿行,我终身受益。其中初三数学教师徐茂如先生离开我近四十年了,他授课的情景,还时常浮现在眼前,人格魅力感染着他的学子。

  我在野寨中学读初三的时候。还是个不足十四岁的懞懵的孩子,谈不上社会阅历。对徐茂如老师,只是隐隐约约地听人家议论,说他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是当时潜山的四个才子之一;说他原在某校任校长是教育行家。他听老师上课,无需进教室坐听四十五分钟,只要在走廊上站一会儿就知道其教学效果如何,下课把老师请到办公室,肯定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三言两语,切中要害,老师总是心悦诚服。至于后来怎么到野寨中学任教的,我们不得而知。从这些片言只语,从他平时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举止,我揣测他是个学识上有造诣的历史上有“问题”的人。后来的事情,也的确证实了这个猜想。

  徐茂如老师温文尔雅,讲究师道仪表。夏日,穿一件短袖白衬衫;秋冬,着兰尼中山装,烫得平整笔挺,朴素中显出风度,每天头发从前额向后梳得一丝不乱。要知道,那时候没有定型胶,护发油之类的。上课斯斯文文,身上从不沾一点粉笔灰。脸上一副慈祥模样,说话音调不高,语速平缓,抑扬顿挫,雄浑的男中音带有磁性。听他讲课,既是吸吮知识的乳汁,也是美丽的熏陶。

  作为中学教师,徐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他的精彩之处,用炉火纯青来形容恐不为过。他上数学课,一本书两支粉笔而已,教材烂熟于心,备课的功夫在课外。每堂课,讲课二十到二十五分钟,先是讲授两个精当的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条理清楚,语言清晰,不拖泥带水,不看教科书。板书的字迹娟秀,内容是点睛之笔。徐老师多年教毕业班数学,对学生在哪个章节、哪个公式不易理解、了如指掌,因而在上课时能游刃有余地做重点讲解,三言两语,学生茅塞顿开,讲完例题后,布置作业。作业是课后练习二至三题。这时,他坐在前排一位学生的位桌边,同学们有不懂之处,到他身边去问,即得到解答。如果许多同学都作错了,他从不动怒,就让我们停下笔,再讲关键处。下课铃响了,作业也完成了。一九六五年那阵子,学校注重抓教学质量,有的教师满堂灌,课后作业似大雨倾盆,晚上自习课时间,还争着上堂辅导。徐老师真正做到了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大家学得轻松自如,我们班同学的数学平均成绩总属上乘。

  多少年,历史的包袱压在徐老师身上。平日里,他总是郁郁寡欢。下了课很少出房门,要么独自一人静坐在靠窗边的办公桌前,要么从对门的党员教师蒋克非先生那里借来《参考消息》阅读。徐老师一手好二胡,夕阳里,他总要在房间里拉上一曲。曲子有《金蛇狂舞》、《空中鸟语》等,但更多的时候,是刘天华的《病中吟》、华彦钧的《二泉映月》。二胡声从窗口飞出,我们先是驻足谛听,接着悄悄地来到他的房间,围在他身旁,那如泣如诉的二胡声至今还常在耳边回响。

  因为个头小,我的座位排在讲台边,加之成绩尚可,徐老师很是疼爱喜欢我。他知道我家境不好,坚持学习不容易,常鼓励我:“人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多吃点苦不是坏事。”有时还拿些钱来接济我。临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他把我叫到房间,拿出一些数学题目给我,说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题目,有兴趣可以做一做。那些题目很难,我苦思冥想,也无从下手。但先生给我吃小灶,用心良苦,最后一次离开他的房间,他摸着我的头,鼓励我好好复习的情景,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一九六六年,我在太湖师范读书。偶然的机会,听人说,“文革”运动一开始,徐老师是首当其冲的挨整对象。过了一阵子,他在野寨中学教学楼后的池塘里投水自尽了。有人发现,池塘埂上留下了一大堆烟头,足见他临死前吸了许多烟,对这个世界是多么地眷恋。如今,野寨中学办得兴旺红火,已成为省级示范中学,当年的池塘还在,只是水干涸了。每次去野寨中学,我总要到那里盘桓许久许久。
 

(本文作者系中共潜山县委、县政府督查组组长。摘自2003年《安庆日报》下午版《泥土的升华》)

 

 

探寻古徐国的历史碎片

◎ 徐继达 徐敬宾

    人们也许还记得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在20088月间,曾经热播了一道考古新闻:江西靖安发现一座大型东周古墓,墓坑内埋葬有2500年前47具棺木。消息传出,全国轰动,世界震惊,许多人纷至踏来,一睹为快。2009年金秋,我们长途跋涉,也慕名前往,不过我们此行并非单纯为了猎奇揽胜,而是想借此机会探寻古徐国的一段历史。

    十月的赣西北,天高气爽,秋色宜人,大地一片金黄,展现出丰收的景象。我们的小车从天柱山下出发,自北向南,越过长江,沿着昌九走廊南行,再折向西,于正午时分,就到了靖安县城。匆匆用过午餐后,经打听,直奔目的地。

    县博物馆和墓葬遗址,位于城郊的水口乡,距县城6.5公里,汽车沿着北潦河行驶,十分钟后抵达乡政府。政府大楼内,空空荡荡,仅有一位沈同志在家办公,他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二话不说,就关上办公室的门,带领我们来到县博物馆,找到了当事人徐长青先生。

    徐长青,研究员,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当年靖安古墓发掘队队长,今年45岁,高个子,温文尔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见好生面熟,啊!原来中央电视台的考古解说者就是他。而他见到我们递交的名片后,也顿感亲切,他说:你们名片上的安徽潜山,我曾到访过,那里不是有个薛家岗遗址吗?近来我们靖安也曾发掘过一座遗址,其出土文物竟和薛家岗的出土文物十分相似,说明早在5000年前皖赣两地的先民们就有了往来。这一下子更加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于是,进入了正式话题。据徐长青介绍,2006年年底,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村民反映,在李洲坳山坡上发现有人盗墓,希望上级来人调查。省文物局闻风而动,立即向国家文物局请示,要求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很快得到了批准。省里决定由徐长青负责发掘工作,靖安县政府也十分重视,组织干群保护现场,协助发掘。

    徐长青冒着严寒,从南昌赶往靖安,直奔李家村,察勘现场并深入盗洞,搜集物证。经与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座古墓与1979年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墓出土的文物特点相似,时代当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距今2500年左右。

    2007年元月6日,考古发掘正式拉开序幕。此时离发现线索仅仅一周时间。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当墓穴完全暴露的一刻到来时,人们都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

    在一个长16米、宽11米多的墓穴中,密密麻麻地摆放着47具棺木。从发掘现场来看,它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墓葬,而是一个集体葬。这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是首次发现。所有棺木都用楠木,整段对剖而成。棺内部分人骨遗骸保存完好,身着丝绸织物,清晰可见。经鉴定,死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5岁至25岁之间。墓坑内出土了十来件器物,其中有青瓷器、陶环和一件圆形金箔。

    人们的疑问随之产生了。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他们因何死去?然后被整齐地下葬于此呢?他们的墓主又是谁呢?

    在发掘中,发现一具特别的棺木,这具棺木比其他棺木都要大,它不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而是有专门的墓穴和棺床,棺木外还有椁板。说明这座棺材就是这个墓葬的主棺。

    现在,所有棺木已经转移到县博物馆作室内保藏,原墓坑亦保存完好。我们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先后开棺察看,并参观了墓坑现场,一些神秘的疑问,更是令人百思不解。

我们问徐长青,这座古墓与古徐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徐长青回忆起几十年前一次不起眼的考古发现。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在离这个古墓不远的地方,曾出土了三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根据上面的铭文,得知它们属于一个叫“徐”的诸侯国。这么密集分布,说明这块地方在周代可能是一个政治经济都比较发达的区域。根据史书记载,徐国曾是一个很大的诸侯国,疆域最大时包括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到春秋晚期,徐国一直遭到吴国和楚国的战争威胁,最终导致徐国的灭亡。这个古徐国虽然在历史的争霸中失败了,但它留下的文明财富足以使它名垂青史。

    古墓中,发现有的纺织品每平方米所用的经线竟达到了280多根,每根线的直径只有零点一毫米,密度之高十分罕见。在考古发掘史上,西汉的马王堆墓曾出土过一件有48克重的丝绸织物,但它的经线密度才达到一百多根,而它的年代比靖安的这些纺织品还要晚四五百年时间。在靖安古墓的棺木里还都随葬着一个小竹筒,里面装着各种纺织工具:小铜刀细薄锋利,陶制的纺轮小到玻璃珠一般。纺织工具如此纤巧,难怪能
 织出这些精美的织物。由此可见,早在2500年前,徐国的纺织技术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至于这座古墓的主人因何而死,他与古徐国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这就需要考古专家们作进一步探索发现了!
 
   上图为江西省考古 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右)与继达、敬宾合影   (本文承蒙田方朝先生协助整理,谨致谢意)
 

 

瞻仰始祖    探究渊源

 

 

氏源流简介


    郑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分布很广,人丁93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数的0.78%,居第二十三位,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尤以福建、浙江等省多此姓。

郑氏来源较为单一,主要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其远祖为郑桓公,得姓始祖是郑鲁。相传黄帝之后,后稷承袭姬姓,传十五世孙周武王灭商建周,称西周。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叫
  
 郑氏始祖——郑友   友,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位二十二年后,即公元前      郑氏图腾
806年将姬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地,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司徒,他见周幽王无道,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族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虢、郐两国之间。桓公之武公继位后,乘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之机,于公元前767年和公元前769年相继占领东虢、郐两国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郑国共传十四代,二十三群,四百三十一年,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桓公友的十五世孙鲁迁居陈(今河南淮阳一带)、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之间,以国为氏,称郑氏。

郑氏的郡望主要有荥阳郡、洛阳、高密郡、雍州、陇西郡、会稽郡等。 

郑氏的堂号以“荥阳”影响最大。

郑氏的最早发源地应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战国时被韩国灭后,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秦时,十九世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是为洛阳始祖。汉时,郑氏二十七氏郑奇任河南太守,因怀念先祖勋业,便举族迁回荥阳,为荥阳始祖,其后世代繁衍,发展到“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成为郑姓早期繁衍中心。秦汉之际,郑氏主要是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二十九世汉光禄大夫郑宾居山东高密,为高密始祖;后汉时郑守世,迁居咸阳,即为雍州始祖;四十一世郑温有二子:涛、晔,涛居陇西,为西祖;晔居南阳,为北祖。郑氏南迁始于汉代,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郑氏二十四世郑吉便与其侄郑远迁至浙江会稽山阴,为迁浙始祖。郑氏大举南迁始于西晋。南迁江南各地的郑氏多为郑庄公的三十五世郑泰之后,具体讲是始于三十九世郑痒,因仕吴为车骑常史,东安太守,举家南渡于扬州丹阳,为南渡始祖。经魏晋南北朝至南宋不断的繁衍迁徙,遍及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据《通志》所载,四十世郑昭为入闽始祖,其后子孙散处全国。隋唐是郑氏在北方荥阳发展的鼎盛时期,江南主要分布于今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宋元之际,郑姓已遍及今华北及华东广大地区。明清之际便广布全国各地。

历史上郑姓名人很多。如战国末水利家郑国,由他主持开凿的灌溉渠长达三百余里,被命名为“郑国渠”。西汉西域都护郑吉,汉朝设置西域都护自他始。东汉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北魏书圣郑道昭,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南宋史学家郑樵,生平著有《通志》等八十余种。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清之际大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清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号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三绝”即画、诗、书法,至今都有很大影响。

 

 

氏源流简介


    谢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人丁87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72%,居第二十四位。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四川省谢姓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的45%

谢姓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据《姓谱》、《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末有后裔孤 竹君,其长子仁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
 
  谢氏始祖——伯夷    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      谢氏图腾
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抵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据《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任姓建有十个小国,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是为河南谢氏。三是他族改姓谢。

谢姓也以“陈留”、“会稽”为其堂号。

谢姓最早的发源地应是在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带。发源此地的谢姓,因一开始地位世代显赫,族大望众,以致后来成为谢氏家庭主要来源,并得到了迅速的繁衍,后成为谢氏分支迁徙的聚居地。据有关史料所载,春秋战国时期,除榭氏分支迁徙河南各地外,已有谢姓东迁至山东,南迁至湖北的荆山,湖南江永,西迁于四川涪陵。汉代以后,谢姓的郡望和居聚地又增加到了会稽郡、冯翊郡、下邳郡、江西九江等处。晋代,陈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与此同时,又有谢氏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至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谢氏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也是谢姓世族繁衍和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时期,晋室南迁之后,谢与王姓成为门第最高的世族。由此地再度大举南迁的谢氏,形成了会稽一带最大的望族。今天江南一带的谢姓多由此地播迁而去。谢氏入闽,始于晋末。唐初,又有谢氏入闽。明洪武四年,有一支由江西雩县迁入广东梅县,或由宁化迁居广东大埔,后再居梅县。宋元以后,谢姓便遍及全国各地。

在中国历史上,谢氏族人可谓人才辈出。汉代的谢夷吾,曾官至钜鹿太守,他曾极力推荐班固,并称之为“社稷之六龟,大汉之栋甍”。东晋宰相谢安,阻止前秦渡江南侵,亲自统率大军,从镇中枢,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从侄谢玄为建武将军兼前锋都督,其子谢琰为辅国将军随兄谢玄等率众出征,在肥水大败苻坚。谢安侄女谢道韫,聪慧有才辨,以诗文著称。南朝宋谢灵运,文学史上称“江左第一”,其诗歌创作一反东晋笼罩诗坛的玄宗诗风,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派,有许多佳句为后人传诵。北宋有学者谢良佑,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清代航海旅行家谢清高,航海十四年返国,后流寓澳门,今传世的《海录》一书,即由所阅历和传闻的海外诸国事口述而成。现代名人谢觉哉,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孝敬日”喝彩

◆ 朱家托


    报载:山东省济南一中开展了“孝敬日”活动,这项活动的内容是在父母的生日、“三八”妇女节以及每周周末,学生们要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一份孝心和爱意。

这是非常及时的举措。这是继“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之后,又令我感动的事。我为它喝彩!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飞了,就是相当多的家长对独生子女所持的态度。家长对孩子一味的“顺从”,一味的“迁就”,众星捧月似的宠着。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在如此“环境”下,独生子女唯我独尊,任性自私,对父母、师长颐指气使,生活自理能力差……这样的结局,也令家长们始料未及:怎么种下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呢?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善待朋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冯玉祥将军是个孝子。他曾写了一篇《十月怀胎》,并且把它刻在石碑上:“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娘怀儿六个月提心吊胆,娘怀儿七个月身重如山,娘怀儿八个月不敢言笑,娘怀儿九个月寸步难行,娘怀儿十个月才离娘怀。”实际上从怀孕到生产,这只是生育子女培养子女的第一步,更加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哩。试想一想,对如此恩大于天情厚于地的人都不孝不敬,你还会指望他对别人献爱心吗?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给独生子女补上“感恩”这一课,开展“孝敬日”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就选《孝经》的部分章节,这也表明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教育已摆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学校课程。学会生活,第一要著是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与别人相处的关键是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尊重别人又首先要从尊重自己的父母开始。我们知道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一个体贴、关心、尊敬、热爱亲朋的有情有义的人,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尊老爱幼就是精神文明的表现,也是社会和谐的表现。诚如女作家毕淑敏所言:“‘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这个“链条”不应“断裂”也不能“断裂”。孝心无价,要薪火相传下去。再说,今日的独生子女几十年后不也要变成老人吗?

据报上说,山东省济南一中开展“孝敬日”活动后,原来任性自私的孩子变得孝敬父母体谅父母了。实践表明,“抓”与“不抓”大不一样。原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如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中小学生也相继开展了类似“孝敬日”的活动,收效甚好。

笔者以为,不仅仅学校应认真抓“孝敬”教育,家庭、社会也应认真抓“孝敬”教育,因为一枝花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原载2006317日《安庆日报》)

 


孝顺不能等

◆ 牟瑞彬


    车姓老友都快七十岁的人了,闲谈时,他经常为自己没有更好地敬孝父母而后悔内疚。老友的父母相继辞世时他才四十多岁,这之前他总想等条件好一点、挣钱多一点、孩子大一点、时间宽裕点之后,再让老人好好享享清福。应该说,老友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孝敬父母之心是有的,然后,“子欲孝而亲不在”,等“条件、能力、时间”都有了,想为老人尽孝时,老人却走完了人生历程,给子女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曾在民间传唱的歌谣值得记取:“人子一日长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劝人行孝当及时,莫许来日行孝愿。等到父母去世后,想要尽孝难上难。纵有猪羊灵前供,爹娘何曾到嘴边。不如活着吃一口,粗茶淡饭也香甜。”歌谣说的就是孝顺是不能等待的事。就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回答意大利记者提问时也说:“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朱德元帅曾表情沉重地对外国记者说:“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对60岁以上老人做过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47%的老人后悔自己当年对自己的双亲尽孝不够。古语说“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由此看来,“养育之恩涌泉报,行孝及时莫要等”,真是千真万确的大实话。

 

                                          (原载夕阳红”2006年第七期)

 

 

缘性公故居

◆ 潜山县槎水镇 徐 进

先祖缘性公故居座落于潜山县槎水镇油坊村大华村民组。建于清朝雍正十年,至今二百八十年的历史。从北向南一色徽派建筑,马头墙的马头共二十二个,屋的整体占地面积4550平方米,屋的结构为明三暗七共二十一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虽祠堂模式。从下往上看,堂厅是祖宗牌位,牌位上方是花板吊顶,堂厅前,木雕花门中间插安花玻璃。门上檐是双龙戏珠和鲤鱼跳龙门的雕刻,金碧辉煌。堂厅门是八块木雕花门,两侧有源流东海家声远,派衍南洲世泽长金色对联。大厅是汉白玉雕刻的柱脚、墙脚,墙上字牌四块、像两座。还有古砖雕刻的花草等诸多图案,屋檐上是滴水瓦,小瓦反面均是用隐瓦盖成。凡来参观者无不赞不绝口,恋恋不舍的离去。大厅中原来有许多名人送来的贺匾,先后遭到国民党176师驻军和文革期间的破坏而丢失,其中最珍贵的是礼部尚书纪晓岚送的一块寿匾(老谱有记载),目前我们正设想恢复。大厅的地板是用现在都叫不出名的材料做成的,至今人们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大门外有两圆柱,之间有花格子门,门的两边有一对威武石狮子。门前是广场,广场的正前方是半月形清水塘,塘的外边是徐河,河水缓缓向东流去。近三百年还有这样完好无损的优美环境,全靠缘性公的裔孙历年来捐资维修和精心的保护,才有今天这样一座完好的古老建筑,看起来像世外桃源中的一片仙境。
    在革命老区,象这样完整的古屋已是珍稀少有。

                                                           (原文略有删改)

 

 

赞徐承钦

◆岳西 徐松华

 

德高望重老宗亲,生来喜爱乐助人。

无论族中大小事,总是身躬力先行。

夜以继日搜史料,寻根访祖忙不停。

修坟续谱亲督导,不计报酬捐金银。

率先垂范人称赞,子孙后代留芳名。

 

                                  (注:徐承钦系岳西县徐氏宗亲联谊会主任)

 

 

 

    本期执行主编:徐英先0556-8928340  责任编辑:徐康生15856567698

    地址:安徽省潜山县张恨水研究会    邮编:246300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账户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安庆分行

       潜山县支行

帐 号:1309320501220997248

  名:徐松苗

 

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筹委会网站
网 
:http://www.wxnxu.cn

邮箱地址:xuym@ah163.com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