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河南访亲 意外收获

   发布时间:2014-05-29 来源:

 

 

 
河南访亲   意外收获
 
 
 
      我们怀宁县徐榜十修徐氏家谱工程已经启动,按照工作进程安排,目前正在进行多方面的筹备、联络、宣传和发动工作。
      在徐榜第五代先祖中,因生活贫困先后有家树、家相、家福等人离乡背井,逃难到河南省。此次徐榜重修家谱,大家一致希望联络上河南的宗亲,争取加入重修的家谱中。5月16日,我与敬宾兄以及徐榜的小明和朝阳两兄弟一起开车,前往河南寻找本族的宗亲。
 
(一)多地寻访  喜忧参半
 

     
按照老谱中所记载的线索,我们先后走访了河南省的桐柏、内乡、栾州、汝阳等地。
      首先到达南阳市桐柏县,在县城见到了久违的宏胜宗亲。宏胜早在2010年的春天就与宏远一起,主动来到皖西南的潜山和怀宁徐榜寻根访祖,并且顺利地溯本追源,查实怀宁徐榜是他们祖先居住之地。当年从怀宁徐榜迁往桐柏的这一支徐氏,由其始祖皖柏公率其子克朝等四兄弟,在桐柏山区代代相传,繁衍生息,至今相传11代,已达260多户1200多人。几年来我们皖豫双方相互走动,如同亲人一般。此次宏胜约同宏远等宗亲,对我们的寻访再次给予了非常热情的接待。
      在宏胜的主持下,桐柏的这支徐氏历经两年已经在2010年修好了“怀宁徐氏桐柏支系《徐氏家谱》”。在与我们的交谈中,他们建议将此谱挂靠在怀宁徐榜十修家谱下。
      离开桐柏后,我们来到了内乡县。内乡与我们从无联系,为寻访早年迁徙到内乡的祖先,我们根据老谱中的有关记载走访了居住在县城周围的徐姓较多的村庄,如徐村、徐坡等。每到一地,我们就将老谱中有关迁徙至河南内乡的条目内容向他们展示,详细加以询问分析。遗憾的是,他们都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他们多年没有修谱,不清楚祖先原来从何地迁徙而来。有的人只记得祖先早在四五百年前从陕西迁居过来的,无论是迁徙的时间上,特别是他们沿用多年的辈份,与徐榜家谱记载毫无关联。
      在汝阳县,我们也遭遇了同样的经历。老谱记载:徐榜三世祖显佩公之孙“家”字辈中有多人迁往河南,其中注明有“家树公生雍正癸丑  故嘉庆辛未  葬河南伊阳县小店镇马鳖沟口庚山向甲 ”,我从网上查悉,今河南的汝阳县即解放前的伊阳县。当我们满怀期望地到达汝阳县,很快就找到了小店镇。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我们寻访到紫萝村徐家沟,那儿全部居住徐姓族人。我们也与村书记徐丙臣见了面,与多位上年纪的宗亲座谈了二个多小时。商谈结果也使我们很失望,他们中没有任何人知道早年迁徙的祖先名字,他们也是没有家谱,就连辈份也是混乱不清。对谱中记载的“小店镇马鳖沟”也说汝阳没有这个地方。无奈我们只能失望地离开了,临行前互相留下彼此的手机号码,并要求丙臣抄写下老谱中有关记载内容,希望他们进一步查找,一旦有线索就与我们电话联系。
      从以上两地的寻访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经常性地修谱是何等的重要。没有家谱,就有可能忘记祖宗,无法续传。走访中,我们看到有的村子根本没有家谱,我们问他们,你们的姓名如何叫呢?他们回答:只知道姓“徐”,名字随便起。我们又问:那怎么知道辈份呢?他们竟然说:辈份乱,相邻几家叔侄关系弄得清,路隔远了就不清楚了。
      在另一个村子里,我们也见到他们近几年修好的家谱,实在不可想象,所谓的家谱只有几张纸,上面罗列的只是五六代,最多七八代的族人姓名。而且在一份家谱上,先祖的名字居然写成“徐××”,我问他们,这是什么意思?答曰:祖上名字不知道,只能以某某代替了。面对他们,我们无言以对。说什么好呢?正如他们所讲,我们这儿以前很贫困,没有什么人识得几个字,更没有人能带着大家修谱,所以先前的祖宗名字,我们是搞不清楚了。
      不过我们在抵达距洛阳不远的栾州县,却迎来了格外的惊喜。

 
(二)聚会栾州  意外收获
 

     
栾州县城是一座新兴发展快的旅游山城,老君山风景区名扬天下。由怀宁徐榜迁徙过去的徐姓族人已经有数百人,居住在县城的周围,他们不仅长期与老家保持联系,而且好几次参与了潜山九都徐的修谱。今年清明节,他们组织了15人来到怀宁徐榜寻根访祖,在我的陪同下还去拜谒了潜山徐氏宗祠。听说我们的到来,“老家来人了”,他们奔走相告,分外高兴。在栾州我们逗留了两天,得到了他们非常热情的接待。不仅安排我们游览老君山,华明和春长还会同宗亲们盛宴款待,与我们座谈,皖豫两地一家亲,使我们深受感动。
      在栾州我们不仅置身于宗亲们的深情厚意中,还有两个意外的收获:
      其一,偶而遇见了我的公公辈的老人。按照“千青余吉善 百世际英华”的辈份排列,在我们怀宁徐榜,“世”字辈即我的父辈的老人都已经很少了,可是在栾州,我们却意外地听说,还有一位“善”字辈即我的公公辈的老人至今健在。我们慕名前往老君山脚下拜访了这位老人,他名叫徐善精,生于1929年,已经高寿86岁。见到他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拥抱了老人家。同时还见到了“百”字辈的两位长辈,年长的名叫徐百英,77岁,退休后任栾州县道教协会秘书长。年青的名叫徐百福,年近40岁,系居民组长。欣喜之余,我们陪同这三位长辈合影留念。
 


图1  前排左起是高辈份的百福、善精和百英

 
 
      其二,我们见到了保存完好的两套徐氏老谱,分别是同治4年即1865年和民国12年即1923年修成的“潜山九都徐”老谱。这两套老谱,在我们潜山怀宁早已失传,真可谓是难得相见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如今让我们如获至宝。经了解,是栾州的宗亲在文革动乱中将其收藏在挖开的墙壁内,终于保存了下来。当我们翻阅它们时,心潮激动,也为栾州的宗亲如此敬宗睦族的义举所感动!
 

图2   同治4年五修的老谱
 
 
      在我们的要求下,我们将两套老谱借用带回来了,准备复印保存,并且进行深入研究。尔后再如数奉还给他们。在此特向栾州的宗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分别前的晚上,我们与二十多位宗亲集聚一堂、联谊座谈时,在小明的助言中,他们成立了栾州徐氏联谊会,并且推选出了领导人。今后我们两地联系更加方便紧密,我们的亲情将会更加深厚久远!栾州的宗亲们以何种方式,加入我们的徐榜十修家谱之中,有待他们商议后决定。
      在离开栾州的返程上,我们心中默默地祝福,栾州的宗亲们事业发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三)两套老谱   珍贵史料
 

     
返回安庆后,这几天我一直在翻阅借回的两套老谱。老谱保管很好,全部是宣纸印刷,字迹非常清楚,页面基本完整。目前我重点是阅读这两套老谱中的序言与跋,读着读着就有了以下几点初步收获或者启迪。

     
1
十修家谱大致年份

     
从多个序言与跋中加以对比校正,可以确定以前已经有了九修徐氏家谱的经历,所以我们这次从事的是十修徐榜徐氏家谱工程。列出如下:
 
      凰冈明谱:洪武甲戌年(1394年)搜录,成化23年丁未年(1487年)修辑。
      (1)一修:凰冈徐谱重修:嘉靖26年丁未年(1547年)。
      (2)二修:康熙8年己酉年(1669年)。
      (3)三修:乾隆50年乙巳年(1785年)。
      (4)四修:道光9年己丑年(1829年)。
      (5)五修:同治4年乙丑年(1865年)。
      (6)六修:光绪21年乙未年(1895年)。
      (7)七修:民国12年(1923年)。
      (8)八修:民国36年(1947年)。
      (9)九修:1987年至1990年。
      (10)十修:2014年启动。
 
      2、老谱序言中记载的史料比新谱中更详实
     
      如同治4年五修的老谱中原序有云(文中标点符号是我加入的):

    徐氏始自黄帝后八代曰伯益佐禹有功,益生若木为徐国候,三十五代诞偃王字子孺,其长子宝宗为颖州候,次子宝衡为高平郡公。六十二代洎为汉成帝光禄大夫,避王莽乱徙居姑篾,不忘本立偃廟祀焉,今龙游是也。……
    上饶九十七代大太公翁讳密,仕唐为郎官,南还经鄱见凰冈秀丽,遂居焉。为凰冈始祖。子小太翁讳濂溪。子七四返龙泉。彼此子孙繁衍,登文步武,皆祖宗遗泽。至元季兵焚,谱几磨灭,洪武甲戌年宗仁搜录,成化丁未用竹坡相谟修辑。……
    大太翁之七孙代讳源名四八公,生仁四、仁五、仁六、仁十七。仁四生贤三,号山隐,生则六、则七。则七讳文牖。仁十七生贤二,贤二生则一、则二、则五。则一讳竹牖,迁居县东黄鹤塘。……
    竹公垂派曰:久伯崇尚守,世大乐雍熙,有缘生贵子,积累造宏基二十字即今黄鹤塘沙河等处之徐氏也。
    文牖迁居县四牌楼,子荣佐。垂派曰:久允孔廷继,贞尧显益家,千枝馀吉善,百世际英华 二十字,即今孙家塘洋蕩湖九都等处之徐氏也。
    竹文二祖各自有谱,支派益繁。……
 
       3、老谱中还收录有许多堂规乡约 
     
      其中还有许多以前未见到过的购地契据和堂屋议禁等合同文书。在同治4年老谱的卷末中,我就看到一篇有关怀宁徐榜祠堂的议禁文书,很有意思,不妨摘录如下:
 
黄宪塝老屋议禁
 
    神堂后大门前向有掘宕砌壩作屋等项,不免有碍来脉,今已价併,一切归公。嗣后堂屋外永禁乱掘宕,大门前永禁架造欄、砌墙壩,有不遵者,祖堂处罚。
    议约二纸系 奇瑞、玉田收。
 
      以上的议禁中所指的黄宪塝即今天的怀宁徐榜。议禁中明确规定徐榜享堂外面以及大门前永远禁止乱搭乱建,违者将在祠堂内接受惩罚。议约有合同书二份,分别由徐姓族人名叫徐奇瑞和徐玉田的两人分别保存。
      此议禁签订日期大约是道光五年(1879年)。可见,我们徐氏家族历代就有比较严格的乡规明约,我想,这大概是导致我们徐氏族内自古家风醇正、人文和谐的主要原因吧。
 
 
                                                          (一明  撰文)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