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潜山徐氏宗祠牌位的刻制和摆放方案初探

   发布时间:2011-10-01 来源:

 

  祠堂是先祖妥灵之所,也是族务活动的平台。它具有缅怀祖宗之功德,训化族民之行为的功能。其文化建设属精神文明建设范畴。
  祠堂文化建设有两个层面:一是精英层面,其内容有楹联、匾额、碑刻、志记、规训、文渊阁、演戏楼等等;二是普通层面,其内容主要是祖宗牌位的制刻和摆放。就普通层面而言,此项工作关乎千千万万普通族民的感情,因此,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如果此项工作做得不细,漏洞大,则容易伤害普通族民的感情,甚至引起族群分裂。如果此项工作做好了,则能促进家族的和谐,宗亲的团结,利国利民。本文试图对潜山徐氏宗祠内的牌位制刻范围和摆放位置作一探讨,以供祠堂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族贤决策时参考,权作引玉之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族贤批评指正。
一、 礼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无论是王朝政府,还是普遍百姓,历来都重视礼仪教化。因此,礼仪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那么礼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我认为礼有三个基本特征:
1、 礼是人制定的。
2、 礼是需要变通的。
3、 礼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
  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显性的,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二、历史上礼的制定和衍进
  周公制礼,《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庙即供奉牌位以祭祀的处所。换言之,就是说天子供奉七个牌位,诸侯五个,大夫三个,士二个。《王制》曰:七叶可以观德。又曰: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诸侯为高祖而下,并太祖而五。那么太祖又是怎样确定的呢?《旧唐书·礼仪志·第五》载:……莫不尊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祖之庙,百代不迁。太祖者,商之玄王,周之后稷是也。……其后,汉高祖受命,无始封祖,即以高祖为始封祖。魏武创业,文帝受命,亦以武帝为太祖。晋宣创业,文帝受命,亦以宣帝为太祖。历兹以降,至于有隋,宗庙之制,斯礼不改。由此可知太祖是一个家族或王朝的奠基者。同篇又说:夫太祖以功建,昭穆以亲崇。有功百代不迁,亲尽七叶当毁。又曰:今以新主入庙,玄宗明皇帝在三昭三穆之外,是亲尽之祖,虽有功德,礼合祧迁。礼经“祖有功,宗有德”,皆不毁之名也,汉魏以降,虽曰祖宗,亲尽则迁,无功亦毁。而在我们家谱中也有五世而亲尽,亲尽则无服之说。
   虽然皇家有七庙之制,但是,三昭三穆的介定又随着王朝存世的延长,后世又多有变通。如汉文帝、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使得后世将其庙定为不毁之庙,木主为不迁之主;唐朝李渊为开国之君,李世民有盖世之功,因此这两位皇帝的木主也是不迁之主。作为后世皇帝,因囿于七庙之数和不迁之主的限制,除了太祖和不迁之主外,日常所供奉的也只有高、曾、祖、考四世而矣。
三、 潜山徐氏宗祠牌位方案
1、 牌位范围方案
   ①不迁之主
   潜山徐氏宗祠是由德一、万三、梅、文、竹五大支为主体联合兴建的一座总祠。凡事有名则立,无名则废。之所以五大支联合兴建总祠,主要是因为五大支有一个共同的血缘先祖,这就是凰冈小太公。但是,在我们家族的历史上,小太公的父亲大太公又是具有奠基作用的先祖。因此,我认为我们家族应该敬奉大太公为太祖,在潜山总祠中享受至高无尚的待遇。事实上大太公(凰冈一世祖)也一直是以太祖的身份定位在我们各自的族谱中和人们的意识里。其次是小太公。上溯能合,下询有分,有合有分,才称完美。故凰冈三世祖一、二、三、四、五、六、七公也应属供奉之列祖。德一、万三、梅、文、竹五公是五大支的始迁祖,清朝初各自独立修谱,独立支派,各修支祠,并且都各自奉为一世祖。至清同治乙丑年梅文竹万四支才议立统派,其后德一公支加入,民国时五大支才有一个公共祠堂。为了尊重历史,尊重德一、万三、梅、文、竹五公的历史地位,尊重五支对各自一世祖的崇敬感情,德一、万三、梅、文、竹五公也应属供奉之列祖。以上先祖的牌位在潜山祠堂里应定为不迁之祖,不毁之主。关于牌位之文,我的设想是:
  大太公:“凰冈一世祖徐公讳密(妣赵氏)之神主”。
  小太公:“凰冈二世祖徐公廉溪(妣余氏)之神主”。
  三世祖:“凰冈三世祖徐公讳一(二、三、四、五、六、七)(妣  氏)之神主”。
  梅  公:“凰冈十世迁潜鸡子河一世祖徐公则六老大人(妣  王氏孺人)之神主”。
文  公:“凰冈十世迁潜山九都一世祖徐公则七老大人(妣凌氏孺人)之神主”。
竹  公:“凰冈十世迁潜山沙河一世祖徐公则一老大人(妣江氏孺人)之神主”。
德一公:“凰冈十一世迁岳西岩上一世祖徐公德一大人(妣李氏孺人)之神主”。
万三公:“凰冈十一世迁岳西上清一世祖徐公万三大人(妣方氏孺人)之神主”。
   按照牌位制作的传统,应以“生老病死苦”五字循环,以“生”或“老”二字落脚。
  也许有人会提议潜山祠堂要供奉伯益或若木等远祖的牌位,但我认为潜山祠堂供奉大太公以上的远祖是不合适的。因为礼制规定“太祖之外,更无始祖”,而太祖的确定是由支派涵盖的范围决定的。若潜山徐氏宗祠供奉大太公以上的先祖,首先不符合礼制,其次恐有小支僭越大支或整个徐氏家族之嫌。
  ②亲庙之主
  所谓亲庙之主就是“高曾祖考”四世之主。根据“五世而杀,亲尽则毁”的原则,潜山宗祠显然只能以所有参修的家庭为单位,以家主或家庭内最高辈份为基准,上立“高曾祖考”的牌位。关于亲庙之主,根据礼制,建议现在订立一个制度,规定:自潜山宗祠落成之年起,今后每二十五年或三十年,对亲尽之主实行祧迁。比如:现在立牌位的为三十一世宗亲,则所立的高曾祖考的牌位为凰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世,若干年后,该三十一世宗亲故世,当其本人牌位升祔于潜山宗祠时,其二十七世的牌位则属于祧迁之主,应同时迁藏于夹室。这里可将圣堂两边房间预留作藏主之室。如此,世世相因,永续不断。
  我们是一个大家族,从大太公起至今已传三十七代。从目前来看,德一公在五公中,年龄最大,迁来最早(是元初约公元1270年前后迁入),传代最快,辈份最小,已达三十七世,故世人员有凰冈三十四世。若代代故世人员都立牌位,一则不合礼制,二则容纳不下,三则有部分先世叔祖中途绝传,对此不好操作。因此,上述牌位范围的划定,既符合礼制,又结合现实,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 牌位摆放方案
① 最高层:摆放凰冈三世牌位。大太公居中,小太公居东,一公至七公合共一块牌位居西。这样放置符合“太祖居中,左昭右穆”的规制。
② 次高层:德一、万三、梅、文、竹五公各刻一块牌位,放置第二层。因“梅、文、竹”三公为十世,应居中(三公谁又居中,由谱决定)。德一、万三二公为十一世,德一居长,固摆放三公东边,万三为弟摆放三公西边。这样既尊重了五公的一世祖地位,同时在牌位之文中也明了各自的凰冈世次,符合礼的变通和服务于社会现实的特征。
  以上八块牌位均应雕刻而成,要制作神龛,牌位置于神龛之内。神龛要莲花底座,双龙盘柱,形制如岳西岩上德一公牌位。
  另外,除德一、万三、梅、文、竹五大支外,还有少数参修的小支。对于这些小支而言,如果有一定的规模,且有一个共同的始迁祖,也可以单立一块牌位放在第二层,依次居五公旁边。若规模较小,则与所有宗亲一样,只立“高曾祖考”的牌位。
③ 高曾祖考之牌位。
有两个方案:
  A、以家庭或房头立牌位,每块牌位立“高曾祖考”四世,以凰冈世系标明世次,以立牌位之人的辈份为基准,将牌位摆放应处的层级。如立牌位之人为现时最高辈份,则所立牌位摆放第三层级,依此类推,立牌位者若为当世最小辈份,则所立牌位摆放最下层。
  B、将要立牌位的先祖按辈份排列,一个辈份占一个层级,如某辈先祖有1000×2人,每块牌位书10×2人,则制100块牌位放置应占层级。
  从摸底情况看,目前在世最高辈份为凰冈二十六世(竹公支积字辈,所立牌位最高世次为凰冈二十二世),最低辈份为三十五世(指立牌位者,为德一公支先字辈,德一公支目前最低世次是凰冈三十七世,但没有三十五、三十六世的牌位,所立牌位最低世次为凰冈三十四世)。如按方案B,共计所占层级十三个,加上不迁之祖二个层级,如再预留一个层级,则需十六个层级。如按方案A,则共占九个层级,加上不迁之祖二个层级,如再预留一个层级,则只需十二个层级。
  另外,如按五世而毁的原则,方案A不便于今后毁主,方案B则便于今后操作。
  对家族先辈中的知名先祖,如德一公支的三世友才为宛平县令,文公支的尧辛为布政使,万三公支的都公南京漕运提举等等列祖,为志不忘,可在祠堂内的文渊阁、碑林中体现。近代知名先祖如万三公支的大喈公则既在牌位上体现,又可在碑林、文渊阁中体现,若干年后,虽属五世而毁,也不会埋没其在祠堂中的地位。
  以上浅见,敬呈各位长辈和族贤斧正。
  
  
  
  
  
  
                                  岳西徐水印
                              2011年8月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