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徐水印
怀念母亲
昨天是农历三月二十,母亲的周年忌日。我们乡俗, “亡人不望七,只望周年与百日”。因此,我和妻子回老家为母亲做周年祭。
下午返回县城,晚上独自喝了一瓶白酒。虽然头脑昏昏,仍难入睡。过去母亲给我们讲的一些事和我亲历亲见的一些事,象电影一样,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辗转反侧,一宵未眠。
母亲出身在一个赤贫之家,既无田地,也无山场,仅有二间破屋栖身。母亲十三岁时,外公三十六岁上暴病而故,留下外婆、母亲和六岁的舅舅。由于没有生产资料,外婆只能靠帮人做点针线和舂磨等粗细活,换取微薄的报酬来供养母亲和舅舅,母亲有时则带着舅舅乞讨。因舅舅是男孩,是家庭的希望,所以母亲每每要将讨来的食物先给舅舅吃,自己经常饿得眼泛金花。母亲十五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父亲。此时外婆也因不能在当地生存,而不得不下堂至七十里外的他乡。
我家过去与外家一般贫困。祖父母去世早,父亲幼时随曾祖母乞讨以活命,少时靠帮人放牛以糊口。曾祖母去世后,父亲孑然一身,无依无靠。虽然母亲于归家父,也仅算是有个“家”而矣。解放后,党和政府分给了我家两间瓦屋和一些田地。从此,家道发展渐入正轨。然而,父亲虽然身高力大,却是半残之身,随着我们弟兄姊妹四人陆续来到人间,家庭又重新陷入贫困境地。记得我念小学二年级时,哥哥念五年级,弟弟五岁,即将上学,父亲和母亲无力供养三人上学,不得不让成绩很好的哥哥辍学回家,帮生产队放牛。每年春天以后,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我替哥哥早晨放牛,哥哥挑水,母亲烧一家人的早饭、洗衣、扫地、喂猪等,吃了早饭,我去上学,母亲和哥哥在生产队做工,下午哥哥放牛、割牛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分工一直延续到我小学毕业。
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我在1981年应征入伍,按家乡风俗,女儿出嫁,儿子当兵或出远门谋生,做娘的要大哭一场,名曰“哭发”。但是,我当兵时,母亲则是笑着送我出门的。这可能是母亲怕我在部队想家而故作欢颜吧!我在部队的几年中,父亲和母亲从来不在信中说家里的困难,传递的都是正能量。
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有时也信神信佛,但她更多是怜孤惜寡、尊老爱幼。她经常对我们说,人要有同情心,菩萨就在身边,对孤寡老人的关照就是敬重菩萨,就是积德行善。母亲对逃荒乞讨者及孤独老人,总是宁可自己少吃少用,也要分微润寡,周恤体贴。乡邻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无儿无女,孤独一人,母亲经常送一些柴火和蔬菜给她,还帮她洗衣舂磨、洗头除虱。日久天长,老奶奶对母亲也慈爱有加,常常留一些玉米糊锅巴及糯米锅巴等好吃的给母亲。
大凡户存正气,家必兴旺。在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家虽没有发达,但与自家过去比已是天翻地覆了。我们兄弟三人都能公平处世,正直立身。我的二个儿子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小儿子还考取了托福全额奖学金,在美国留学。哥哥和弟弟的孩子也都是大学本科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参与族务活动,在一些徐氏联谊机构中担任了相关职务。母亲生前对我参与家族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母亲虽没有读书,但她乐观开朗,对生活总是充满希望。
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带着满足,带着微笑走完了艰辛又幸福的一生。
安息吧,母亲!
诗曰:
老母仙游一周年,家人与我跪厝前。
慢忆慈颜托孝思,速烧黄表寄冥钱。
一生吃尽二生苦,前世修成来世仙。
想是玉皇知吾意,倾洒天泪凄心田。
不孝儿:水印作于三月二十一日
上一篇:你认识魏卫吗?--论徐与费
下一篇:忆母亲——徐华福
-
潜山徐氏宗祠落成暨祭..
圆十八万宗亲重修祠堂之梦 &. -
安徽岳西徐氏联谊会成..
安徽岳西徐氏联谊会成立大会在天际大酒店隆重召开 徐..